“平声是普通话中的一二声,仄声是普通话中的三四声.”可以这样去理解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12:49:14
“平声是普通话中的一二声,仄声是普通话中的三四声.”可以这样去理解吗?

“平声是普通话中的一二声,仄声是普通话中的三四声.”可以这样去理解吗?
“平声是普通话中的一二声,仄声是普通话中的三四声.”可以这样去理解吗?

“平声是普通话中的一二声,仄声是普通话中的三四声.”可以这样去理解吗?
不是这样的,我摘抄一段百度上搜到的资料给您,
  知道了什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
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
就是不平的意思.
  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
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
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
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
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的规则在律诗表现的特别明显.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
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
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
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
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关于诗词的平仄规则,下文律诗的平仄及词的平仄中还要详细讨论.现在
先谈一谈我们怎样辨别平仄.
  如果你的方言是有入声的(譬如说,你是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华南
人),那么,问题就容易解决.在那些有入声的方言里,声调不止四个,不但
平声分阴阳,连上声、去声、入声,往往也都分阴阳.象广州入声还分为三类.
这都好办:只消把它们合并起来就是了,例如把阴平、阳平合并为平声,把阴
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合并为仄声,就是了.问题在于你要先弄
清楚自已方言里有几个声调.这就要找一位懂得声调的朋友帮助一下.如果你
在语文课上已经学过本地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规律,已经弄清楚了自已方
言里的声调,就更好了.
  如果你是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那么入声字在你的方
言里都归了阳平.这样,遇到阳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其中有一部分在古代是
属于入声字的.至于哪些字属入声,哪些字属阳平,就只好查字典或韵书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那么,辨别平仄的方法又跟湖北等处稍有不同.古代入
声字既然在普通话里多数变了去声,去声也是仄声;又有一部分变了上声,上
声也是仄声.因此,由入变去和由入变上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平仄;只有由
入变平(阴平、阳平)才造成辨别平仄的困难.我们遇着诗律上规定用仄声的
地方,而诗人用了一个在今天读来是平声的字,引起了我们的怀疑,可以查字
典或韵书来解决.
  注意,凡韵尾是 -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就湖北、四川、云南、
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ai、ei、a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总之,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唯一障碍.这个障碍是查字典或韵书才能消
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国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
着入声的,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平仄更是没有问题了.

对呀,就是这么理解,很准确!

在新韵里可以这样理解,不过这个问题很复杂,听我慢慢解释。
早期的四声是所谓的上去平入,上声(音赏)和现在的三声发音大致相同,不过早期分为阴上和阳上,区别是“清者为阴,浊者为阳”,去声和现在的四声发音大致相同,平声分阴平和阳平。阴平的发音和现在的一声大致相同,阳平和现在的二声发音大致相同。入声现在普通话里已经没有这个发音了,只存在于方言里,比如乐山话等。
传统语言里除了平声,全都是仄...

全部展开

在新韵里可以这样理解,不过这个问题很复杂,听我慢慢解释。
早期的四声是所谓的上去平入,上声(音赏)和现在的三声发音大致相同,不过早期分为阴上和阳上,区别是“清者为阴,浊者为阳”,去声和现在的四声发音大致相同,平声分阴平和阳平。阴平的发音和现在的一声大致相同,阳平和现在的二声发音大致相同。入声现在普通话里已经没有这个发音了,只存在于方言里,比如乐山话等。
传统语言里除了平声,全都是仄声。
随着新文化运动带来的白话文运动,传统的中国话被所谓的“普通话”取缔为官方语言,普通话是所谓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的四声是一二三四声(额。。。), 一二声很多确实是平声,三四声又确实是仄声的一部分,但入声却有的被分入一二声有的被分入三四声,就出现的所谓的古仄今平的扯淡事来。所以所谓的“平声是普通话中的一二声,仄声是普通话中的三四声。”并不准确。
这里我插一句嘴,普通话虽然是所谓的国语,普通话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是好事,但对韵学的研究和发展却是一次沉痛的打击,我希望大家还是抽抽时间看看一些像《广韵》之类的书,作为一个人,了解一下我们真正的母语。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