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以形索义和因声求义外,传统训诂学上解释词义的方法还有哪些?简要举例说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2:20:28
除了以形索义和因声求义外,传统训诂学上解释词义的方法还有哪些?简要举例说明.

除了以形索义和因声求义外,传统训诂学上解释词义的方法还有哪些?简要举例说明.
除了以形索义和因声求义外,传统训诂学上解释词义的方法还有哪些?简要举例说明.

除了以形索义和因声求义外,传统训诂学上解释词义的方法还有哪些?简要举例说明.
以形索义是属于形训范畴
因声求义是属于音训范畴
在传统训诂学中除了以上两个,还有就是义训了.
什么叫义训?
在训释词语时,仅从现有意义的角度来选择训释词或作出义界,而不考虑词义来源与形义关系,这种直陈词义的训释方法就叫义训.义训是训诂学上运用的最普遍的一种训诂方法.
主要有同义为训、反义为训、递相为训三种形式.
(一)\x09同义为训 就是用同义词说解词义.如:
僖,乐也.
接,交也.
祺,祥也.
蒙,覆也.
《诗经》:“硕鼠硕鼠”郑笺:硕,大也.
《尚书》:“九族既睦”孔传:既,已也.
(二)反义为训 简称“反训”,就是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古代汉语中,有一部分词兼有正反相因的两个意义,这在训诂学上叫“施受同辞”或“美恶同名”.后世只通行其中一个意义,训诂学者为了说明古书中本来的词义,往往就要用反义词来说明词义.如:
《尚书》: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孔安国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同心同德.
《尚书》: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孔安国传:乱,治也.
“乱”在《尚书》时代有“治理”和“紊乱”两个相反的意义,到汉代只通行“紊乱”一义.
(三)递相为训 就是几个字辗转训释,意义相同.
《尔雅•释言》:速,徵也.徵,召也.邢昺疏:转相解也,皆谓呼召.
这种方法的使用应该注意:如果释词和被释词都是多义词,那么递相训释的义项所表示的概念必须有同一性,否则就会犯移花接木的错误.
义训的实质——据文证义
形训是从字形分析寻找解释词义的依据,声训是从读音线索寻找解说词义的依据,义训是不利用语音和字形线索,不考虑词义来源和形义关系,只是就文献中具体的语言材料来解释词义.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唐人文字,仅多训庶几之几.如杜诗:山城仅百尺.韩文: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又,家累仅三十口.柳文:自古贤人才士被谤议不能自明者,仅以百数.”由唐人诗文的用例排列归纳得知,“仅”有“几乎”、“将近”的意义.
镇下千行泪,非是为人思.李世民《咏烛》
情知道世上,难使皓月长圆,彩云镇聚.柳永《倾杯》
镇长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顾琼《玉楼春》
在舍浑如远乡客,诗僧酒伴镇相随.来鹄《病起》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镇,常.
这是从一句中上下词语的意义证明“仅”的词义.“据文证义”的“文”一是指这种上下文词语的意义.此外,还指整个文章的文意.如: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其中“不”的注解.“不”是多义词,一是否定副词,一是语气词.如果解释为否定副词,那么说话的老人对孔子有斥责之意.可是,纵观全文,老人多孔子及子路的态度是毫无斥责之意的,如“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因此,根据全文文意,此处的“不”不应是否定副词,而应是语气词,解释为“勤劳四体,分植五谷.”丈人说他自己只顾忙着种庄稼,不知道谁是子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