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由来和风俗习惯,支系划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11:16:32
苗族的由来和风俗习惯,支系划分

苗族的由来和风俗习惯,支系划分
苗族的由来和风俗习惯,支系划分

苗族的由来和风俗习惯,支系划分
来历;苗族历史文化悠久,早在4千多年前,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中游以南地区,居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其中史籍称为“南蛮”的氏族或部落里就包括有苗族先民在内.有人认为古史传说时代的蚩尤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故与苗族可能有亲缘关系.有人认为古代三苗与苗族有渊源关系.也有人认为现在的苗族可以溯源于殷周时代“髳”人.此外,还有驩兜说、夜郎说、巴郡南郡蛮说、武陵蛮说等.有关苗族族源问题的各种争论在史学界中至今尚未定论,但是已有足够的史料可以证明的是,早在两千年前的秦汉时代,苗族的祖先已经聚居在至今还是他们比较最集中的湘西、黔东这个当时称作“五溪”的地区.历史上称居住在这一地区包括苗族祖先在内的少数民族为'五溪蛮”成“武陵蛮”.后来他们陆续向西迁徙,才逐渐形成现在的分布局面.风俗:苗族服饰反映了苗族历史悠久、居住分散风俗多样的特点,苗族支系与支系、县与县,易于寨与寨之间在服饰上都有严格区别.其服装的主要色调亦不尽一致,所谓“白苗”、“黑苗”、“花苗”、“汉苗”等就是依据所着服色或服式而来的自称或他称,也有根据妇女的裙样,称为“长裙苗”和“短裙苗”的.其实,同一种称呼之严,不同地域的妇女服饰也各各不同.同是“白苗”,麻栗坡一带的人,上着圆领开襟窄袖青布衣,袖肘以三道黑布镶衬,内着白色衣,领围胸襟露出白衣,额部以白巾交叉而缠,白巾上又缠黑巾,黑白分明;而镇雄、威信一带的“白苗”,穿青黑色斜襟长衣,下着绉褶花裙,凡领边、袖口、围腰都以五色丝线镶绣,以宽约五寸,长达丈余的青黑布缠头,突出的白色在于裹白布绑腿.苗族服装大多遍施图案,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缭乱.尤其从刺绣图往往可以寻出苗族的历史和象征意蕴,可谓是“有意味的形式”.例如,文山“花苗”,在其黑色圆领斜襟窄袖衣的领边、袖肘绣有红、黄、蓝、白等花纹,纹路多呈花状、江水状,据说这些花纹象征着苗族祖先所居之地:红、绿波浪花纹代表江河,大花代表京城,交错纹代表田埂,花点代表谷穗.禄劝、武定、安宁一带的大花苗爱披加花披肩,上绣三道方形图案,与苗族古歌上“格蚩尤老练兵场广花三道”的说法正相符,所以,传说它象征古代的练兵场和令旗,披肩两头的花纹代表过去京城的城市和街道……这些服饰的来由,大多与上古九黎三苗与黄帝逐鹿中原,战败后从黄河流域退到长江,又退到云贵高原的历史有关.因而,苗族的衣装图案并非每个能织会绣的男女都可以随心所欲地织绣,什么地方饰什么图案,什么图案表示什么,什么身份年龄的人该饰什么图案,都有严格的规定.
苗族妇女大多佩戴手镯、耳环,胸前有大项圈及银锁,有的在项圈与银锁上还垂下长短不同的银质珠穗,显得华贵富丽.
生活
相见先问姓为苗族交际习俗.青年男女之间第一次见面,按规矩首先应问清对方的 姓.若双方同姓,以兄妹、姐弟相称,以礼相待,不能戏谑、对歌和跳舞.若不同姓,可以戏谑和唱歌跳舞.但如要考虑向对方求爱,末修眉才可用 言语歌声探情示爱.打转也是苗族交社会俗.苗族男子喜欢佩刀.生下男孩后,父母和亲友要准备 一块与孩子体重相等的铁埋于地下.以后,男孩的每年生日,将铁挖起来 锻打一次.孩子长到16岁时,将此铁打成苗刀,佩在身上.
节日
赶苗场
为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叙永、古蔺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关于赶苗场的起源,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形成的.官府不让他们联聚会.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娱乐为名,秘密联系,后来逐渐演变为固定的节日.
赠带节
流行于叙永县下东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初五日举行.届时,方圆数十里的青年男女.如双方中意,便可互赠腰带,作为订婚礼物.事后反悔者,可索回腰带,解除关系.
羊马节
流行于秀山县龙池、石堤一带.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举行.届时,人们杀猪宰羊,请客送礼,隆重庆祝节日.
赶秋节
流传天秀山县.每年立秋日举行.届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集会地点,参加和观看打秋千、舞狮子、玩龙灯、上刀梯等活动.关于赶伙节的起源,传说是古时候一个聪明的小伙子,为民寻找心爱的姑娘,便将一人坐的秋千改制成八人坐的秋千,吸引远近的人们都来荡秋千.在秋千场上,他终于找到了心爱的姑娘.从那以后,每年秋天人们都要聚到一起荡秋千.年复一年,便形成为赶秋.
除夕洗脚
也是苗族节日习俗.每年除夕,各家去溪边河畔挖来几株叶片逆水的菖蒲,扯一些乌泡叶、桃花叶枝,晚上将它们放进鼎罐中煨一罐水.水热后倒入盆中洗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