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的过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22:00:23
明朝灭亡的过程!

明朝灭亡的过程!
明朝灭亡的过程!

明朝灭亡的过程!
1.萨尔浒大战
明朝与满清的第一次大战就是萨尔浒大战.以兵力论.清兵八旗兵约六万人.而明朝辽东经略杨镐率明军十八万,叶赫(满清的世仇)兵二万,朝鲜(中国的属国)兵二万.共二十万左右.明朝是攻势.(一说明军共为九万兵力)明军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有火器钢炮,火锐利得多.
清兵为一路.明军兵分四路,一路由山海关总兵杜松率领;一路由辽东总兵李如柏率领;一路由开原总兵马林率领,并有叶赫援军;一路由辽阳总兵刘綎率领,并有朝鲜援军.杨镐坐镇沈阳指挥.
在指挥上,清兵统帅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是历史上少有的天才军事家.明军的总统帅杨镐是文官,缺乏带兵经验,没有军事常识,虽然手下每一路的将领不乏经验丰富的军官,但是总体调度肯定有问题.
就士兵的素质看.其时明军政事腐败,连带军政废弛,军队缺乏训练,没有必要的军事准备.而且士兵来自各个地方,南方的士兵对北方寒冷气候不适应.清兵却是身经百战,军纪严明,在辽东作战,熟悉地形,适应气候,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清兵采取集中主力,各个击破的战略,首先主攻明军西路.
西路军总兵官杜松,明军勇将,率军六万,是为明军主力.史书记载明清两军列阵交锋之时,突然天昏地暗,数尺之外就甚么也瞧不见了.杜松下令点起火把.这下明军在光而清军在暗,整个成为清兵的箭靶子.努尔哈赤统兵六旗主攻,代善和皇太极各统一旗在右翼侧攻.杜松的身中十八箭而死.总兵官阵亡,明军大乱,全军覆没.
马林闻变,急守尚间崖(距萨尔浒山约二、四十里).努尔哈赤挥军北进,大败马林兵.马林仅以身免,逃回开原.叶赫兵见势,不战自退.既败杜松、马林之兵,努尔哈赤即统八旗返回赫图阿拉.
当时刘綎不知萨尔浒之败,努尔哈赤使明朝降卒持杜松令箭,假报杜松已得胜深入,刘綎遂直进赫图阿拉,走到阿布达里岗,遭到后金兵夹击,刘綎战死于阵中,全军覆没.(东路总兵官刘絍,明朝骁将,曾打过缅甸、倭寇,更率兵援助朝鲜对抗日本入侵,大小数百战,威震海内)朝鲜兵大惊,不战而降.
明经略杨镐闻知三路兵败,急令李如柏撤兵,狼狈逃回.这一次战役,双方作战五日,后金大获全胜.萨尔浒之战的结果,辽东局势起了根本变化,从此明朝在军事上失去主动进攻的力量,被迫处于防守地位,而后金则由防御转入进攻,萨尔浒战后不久,后金又连下开原、铁岭,并灭掉叶赫,兵锋直指辽沈.
这场大战是清兴亡的关键,当时明朝国力强大,统计人口数量就有六千万,当时实行的是按人口缴税政策,所以民间隐瞒了大量的人口,专家一般认为当时明朝人口大约在一亿左右,还有学者认为人口在1.5亿左右.其时满清人口约为50、60万,士兵为十万左右.无论怎样计算,明朝的人口远胜满清.明朝可算是有近乎无限的补充能力,满清却是难以承受一败.
就战前条件权衡,未必能证明满清一定能够胜利.明军各路指挥官都还是有能力的.
从后来的明清多次战争来看,明军问题主要在于士兵的战斗力,野战能力极差,而且士气低落.明清的兵力差距很大,当时明军士兵还没有畏惧“辫子军”的心理,取胜不是没有可能.而努尔哈赤能够以集中兵力,利用时间差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分别与三路明军交战.这种运动战中部队的快速行动速度、持续作战的战斗力,以及统帅高超的指挥能力,的确令人咂舌.
明朝后期赖以克敌制胜的锐利火炮在这场战斗中派上用场.火炮固然威力大,攻击力强.但是致命缺点的是移动力差,如果一味依靠火炮,在野战中反而会拖累部队.
这场明清第一次大战,暴露了明军一些问题.随着以后的战略的发展,明军这些问题越来越体现在战略决策上,从而导致明军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因为战争的原因,造成巨大的军事开支使得明朝不断加重赋税,激化了国内的矛盾,导致明朝遭遇内忧外患的袭击,两面作战.
不过当时谁也不会料到满清将会取代明朝入主中原.满清无论从哪方面说,根本没有灭亡明朝的实力,(事实上明朝也不是满清灭亡的),在军事实力上满清也缺乏统一中原的兵力.努尔哈赤之后的皇太极,一代雄主,以战略眼光认识到自身实力的先天不足,没奢望满清能战胜明朝,只是努力想让明朝承认满清在山海关以北的统治地位,所以战略上一直很谨慎.
2.明朝皇帝
努尔哈赤以13幅甲胄起家,到统一北方,野心勃勃.满清努尔哈赤有军事天赋,皇太极有政治天赋,多尔衮兼而有之.他们积极进取,都在小心翼翼地强大自己的实力,以前所未有的器量拉拢明朝的人才,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相反明朝的皇帝,行径却是匪夷所思,以常人不可想象的作为逐步毁灭自己的王朝.
首先得从神宗说起.神宗年号万历.坐了四十八年的皇位.当时明朝经过张居正的治理 ,发展相当的不错,国家富强.可是要破坏一个国家,对皇帝来说易如反掌.
神宗的所作所为简直不可理喻,可是明朝就是出了这么个皇帝,而且以后的几个皇帝都分别在自己的领域毫不逊色神宗.
神宗懒.
万历四十二年,首辅叶向高奏称:六部尚书中,现在只剩下一部有尚书了,全国的巡抚、巡按御史、各府州县的知事已缺了一半以上.
万历四十三年十一月,御史翟凤羽中的奏章中说:皇上不见廷臣,已有二十五年了.
神宗能够懒到这种地步,完全不理国是.大臣们的直言犯忌、乃至所有大臣都在骂皇帝了,也置之不理,以神宗的懒惰而言,很有可能是懒得连罚人也不想罚了.
难以想象天下会有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皇帝.但事实上这样的皇帝竟然存在.对神宗而言自然谈不上什么战略了,想来再有本事的人在神宗面前也只能放弃努力.
神宗的贪也是一绝.
天下都是皇帝的,皇帝为什么还要囤积财产呢?皇帝拿这些钱能有什么用处呢,他要什么就有什么,钱能做什么用呢.可是神宗这个皇帝偏偏爱财如命,不过在明朝皇帝中倒也不是绝无仅有的.神宗在贪这一点上一点都不懒,比今天的贪官污吏的热衷丝毫不逊色.
在万历初年张居正当国之时,全年岁入是四百万两左右,皇宫的费用每年有定额一百二十万两,已几占岁入的三分之一.可是张居正死后,单在万历二十七年的五天之内,就搜括了矿税商税二百万两.神宗其他什么奏章都不理会,但只要是和矿税有关的,呈报上来,就立刻批准.
神宗重用太监,让太监作为皇帝代表到处搜刮,所收上来的钱全部放进自己的私人仓库,称为“内库”.
可以想象,这些有极大权力的太监出去会对社会造成多大的混乱.太监本来就是心理不正常的,现在以皇帝的名义做事,有着不受限制的权力,正是宛如出笼的猛虎.他们在将税上缴给皇帝的同时,也要给自己积累财富,这些钱对明朝老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这样一个在位四十八年的皇帝和他的政策.就是明朝溃烂的开始.
正在神宗懒与政事、大肆搜刮的时候,满清开始崛起,并且发兵攻明,攻占辽东重镇抚顺.明兵大败,总兵官张承荫战死,万余兵将全军覆没,举朝震骇.这时明朝发动了一次反攻,进行了前面介绍的萨尔浒会战.
萨尔浒会战大败,杨镐全军覆没,朝廷派熊廷弼去守辽东.
熊廷弼刚出山海关,铁岭都已经失陷.经过几十年神宗的“勤于国事”,其时军队纪律荡然,士无斗志;骑兵故意将马匹弄死,以免出战.听到敌军来攻,满营兵卒竟然全部逃跑.
面对这样的局面,皇帝还是拖欠军饷.
边界上的警报不断传来,群臣请求皇帝临朝,会商战守方略.皇帝总是派太监出来传谕:“皇上有病.”无论如何也不肯召开国防会议.神宗的战略,我是迷惑不解的.
神宗死后,儿子光宗只做了一个月皇帝,误服药物而死.光宗的儿子朱由校接位,称熹宗,年号天启.
熹宗最大的特长就是做木匠活,并且真是一手好手艺.到了醉心于木匠活的地步.如果他是个木匠,倒也还称职,可是他偏偏是皇帝.
熹宗又是另外一个匪夷所思的皇帝.他对明朝最大的“贡献”就是重用了魏忠贤来治理国家.魏忠贤是中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太监.想必任何一个王朝有了魏忠贤,就只能有亡国的下场.
于是魏忠贤撤掉颇有军事才能的熊廷弼,重用一大批八股文专家为统帅,导致了每每全军覆没,已经意料之中了.
明朝的这几个皇帝根本不在乎江山,一心一意的做自己的事情,倒也还逍遥快活.与满清的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相比,明朝的皇帝完全没有战略可言.很奇怪明朝居然还能生存这么久,这样一个腐烂的王朝,真不如早点结束好啦.
身为皇帝这样的不负责任、愚昧、愚蠢.究竟是谁的过错呢?明朝后期的太监掌权危害,其患并不在太监,而在君王的放纵太监.就战略来看,仅以双方统治者比较,明朝不亡,已 经是没有天理了.
3.明朝的军事实力
以下是明代正规军的装备介绍.
每一营(5000人)其用霹雳炮3600杆, 合用药9000斤,重八钱铅子90万个;步枪、大连珠炮200杆, 合用药675 斤;盏口将军160位(盏口将军是明代对野战重型炮的称呼),另外有1000人为骑兵.
可见明朝军事实力很强,有重炮,有很多使用火药的攻击武器.可以看到,明军装备的“现代化”和”机械化“,比起很长一段时间只有弓箭刀枪的清军,差距极大.
人数方面,明朝军队之多在中国历史上是数一数二的.朱元璋刚建国的时候,全国军队达180万人,后来永乐到正统时期甚至超过200万,正统以后保持在120万的水平.
而满清入关前最多也就十万八旗子弟.
明朝在装备和军力有巨大的优势,为什么会作战失败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军事制度,明朝制度是“将不专兵,兵不私将”.明朝的兵和将不是在一起,而是分开独立的,需要打战的时候才集结一起.这样能够防止大将拥兵自重造反,但是作战起来,则是效率低下,管理混乱和训练不足.
兵源问题.明军部队主要的来源是 “垛集军”.“垛集军”就是把大批人民划为军籍,世代相传.明朝皇帝一般把自己的对头变成垛集军的来源.
军户的生活相当悲惨.强制的军事屯田,世代不得脱籍,军饷微薄,战时做炮灰,平时做苦力,逃亡则采取连坐,强制亲戚家人代替.这样的兵源先天缺乏强大战斗力和高昂的士气.而且这种“为战而战”的“职业”士兵很容易军心涣散,厌战心理很强.
在明朝后期,采用了募兵制的征集部队方式.一般结果是民众将军饷一抢而空,然后四处逃命.
养兵问题.明朝实行军事屯田制度,的确是自力更生,不花国家的钱.但是在战争时期是行不通的,如果皇帝以可以屯田为借口克扣军饷,很容易导致兵变,军人生活已经困苦不堪,还要克扣正常开销,只会使得军队缺乏训练,战斗力低下,并且毫无斗志.
战争时期军饷是极其严重的问题.神宗天性贪财,熹宗宠用的魏忠贤贪财,那些权位极高的太监也贪财,要发达的人只能以钱来谋升官,升官后自然要千百倍的剥削回来.军队的管理这也是这样,军官大肆贪污,虚报兵数.于是军费开销越来越大,户部这儿越来越没钱,只有加重老百姓的赋税.就这样矛盾越来越激烈,军事问题却没有解决.
政治上的战略直接影响着战争的战略.
明朝重文清武,军队的统帅基本都是文人出身,比如袁崇焕,也是进士出身.文人出真正的帅才很不容易,明朝的运气很好,明末抗清有三个名将,功勋卓著:熊廷弼是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孙承宗是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第二名(榜眼).袁崇焕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做八股文考中进士的文人之中居然出现了三个军事专家.可是明朝皇帝罢斥了其中一个,杀死了另外两个.其他的文人统帅基本上就是全军覆没.
明朝的战略基本上是防守型.所以袁崇焕能够以几千士兵防守住满清十万大军,但在是野战的时候,明朝优势兵力却难以击败清兵.明朝的长城是很有名的,长城就是典型的防守型战略思维产物.
明朝后期根本缺乏积极进取的皇帝,战略谈不上积极进取是很正常的,加上体制和实力的约束,后期已经无法开展进攻战了.
所谓明朝的超级装备,在某些条件下就变成了不利因素.火炮是从外国传来的,制造这些装备需要大笔的开销,为了避免损耗和外流,一般这些装备都保存起来.可是到了战争的时候,士兵不会使用这些火炮,经常发生击中自己人的事情,更可笑的事,府库管理由太监把持,要使用火炮抗敌,还要向太监们行贿才行.
于是军事技术上的进步完全被政治腐败抵消了.
可见政治上的腐败完全能够抵消军事实力、军事装备的优势.这个时候军事上的优势甚至变成了危害自身的劣势.从战略上看,这些战争没打之前已经胜负已分.
如果不改变明朝腐败的制度,或者说不改变专制的制度,纵然是积累了战术层面上的胜利,也只是苟延残喘而已.明朝的腐朽注定了他的没落.
明朝的溃败不是靠某个英雄能够挽救的.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英雄注定了悲剧的命运.
4.袁崇焕
在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并没有必胜袁绍的把握.军力相差太多,自己粮草不够,袁绍也不是昏庸之极的人,手下有大批谋士和猛将.曹操要战,是不得已.如果战前有求和的机会,曹操是不会放过的,积蓄自己的实力,削弱敌人的实力,从而达到不战而胜,或者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才是真正的战略.可是战与不战,本是曹操能够控制和选择的,其实曹操退无可退,退兵则必败.既然大环境不是曹操可以决定的,那曹操抱怨也无济于事,只有利用自
己的优势和袁绍的劣势,把握最佳的时机出击,如此而已.结果虽然曹操的胜利,但并不是战前可以肯定的.即使有取胜的机会,也仍是需要双方统帅对队战机的利用、转换、把握能力.曹操还是很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战后烧掉了自己军中与袁绍联系将领的名单,固然是收买人心的手法,但也是证明曹操清楚地看到那时的形势.
同样,袁崇焕无力改变当是明朝政治的腐败,而且抗清根本就是治标不治本的.但是袁崇焕不可能什么也不做,他还是有可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训练士兵,将满清控制在北方,甚至如果皇帝信任,假以时日,消灭满清也不无可能.看皇帝的战略,需要看到政治的高度,需要看的是吏治、政策、管理、用人.就一个将帅而言,要看的就是他在自己能力和权力范围内的作为.尤其是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的作为.很像下象棋,你比对手少了一匹马,埋怨和
不冷静不会对你后面的棋有任何帮助,只有确认这个情况,下出着这种劣势情况最好的对着,利用对手的弱点和软手,争取胜利或者求和.才是正确的战略.
所谓战略,就是判断决策的过程,虽然能够对结果有直接和较大的影响,但最终结果并不是单方面战略能够决定的.凭借结果来对一个人定性是不可取的.
袁崇焕初到辽东的时候,局面很艰巨.明朝军事上已经是几番惨败,颇有军事才能的熊廷弼也被无端逮捕,士气低落.背后是昏愦胡涂的皇帝、屈杀忠良的权奸、嫉功妒能的言官;手下是一批饥饿羸弱的兵卒和马匹,将官不全,兵器残缺,领不到粮,领不到饷.
当时明军一切守御设施,都集中在山海关.山海关是“天下第一关”,防守京师的第一大要塞,然而它没有外围阵地.清兵若是来攻,立刻就冲到关门之前.
袁崇焕提出了将防线向北移的战略,不久他到达了宁远,宁远在山海关外二百余里.袁崇焕到后,当即筑城,次年完工,城高墙厚,成为关外的重镇.这座城墙把满清重兵挡在山海关外达二十一年之久.
袁崇焕指挥明军打赢了两次宁远大捷,都是血战险胜.但是这两次的胜利都是属于防守性质的,什么时候开战、什么时候撤走,都取决于满清,清兵有了这样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可以掌握战机,不利的时候就撤退,所以并没有给清兵造成实力上的致命一击,而且明军野战能力极弱,防守已经是十分勉强,更不用说追击.这两次大捷,其实都是清兵的战略撤退,而不是溃败.
其间袁崇焕上了一道奏章,提出守辽的基本战略.其中主张:一、用辽人守辽土;二、屯田,以辽土养军队;三、以守为主,等待机会再出击.他提出了战术的基本原则:“兵不利野战,只有凭坚城、用大炮一策.”
而且袁崇焕还提出和皇太极议和.(这时努尔哈赤已死,满清由皇太极掌权)当时议和是对双方面有利的事情.
满清方面,努尔哈赤新死,满洲内部人心动荡.皇太极的权位还不巩固.在经济上,因为与明朝开战,人参、貂皮等特产失去了市场.满洲当时是奴隶制,掳掠汉人农耕,生产力低.但军队大加扩充,这时已达十五万人,军需补给发生很大问题,偏偏又遇上严重的天灾,辽东发生饥荒.向关内侵略,又打不破袁崇焕这一关.
在这时候,皇太极定下了正确的战略:侵略朝鲜.朝鲜物产丰富而兵力薄弱,明清交战时,朝鲜出兵助明,又供给明军粮食,成为满清后方的一个牵制.皇太极进攻朝鲜,可以解决经济上、战略上的双重困难,同时凭借军事胜利树立威望,巩固权位.(不久满清进攻朝鲜胜利,朝鲜投降,订立了对满清十分有利的和约)
明朝方面,明方需要的是练兵、筑城、屯田.明朝需要精锐的野战军,需要建设防御极强的城,更主要的是,朝廷向来拖欠军饷,不得已还要屯田来保障补给的供应.
明方的议和是攻势的,最后目标是消灭满清,收复全部辽东失地.清方的议和主要是守势,目的在巩固已得的土地,要明方承认双方的现有疆界,双方和平共处,进行贸易.
满清所提的要求是经济性的,皇太极自知人口与兵力有限,经不起长期的消耗战,对于缔结和平具有极大诚意.可是明朝朝廷瞧不起金国,于对方来信一概不答,只由地方官和对方通信,而且对于议和一概不予理会.并且有大臣为此一再弹劾袁崇焕.
谈和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袁崇焕还是利用了满清入侵朝鲜的时机大大巩固了宁远的防御.不久袁崇焕在魏忠贤的压力下被迫辞职.直到崇祯杀死魏忠贤后,才重回宁远担当大任.袁崇焕坚持了“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以守为主的战略.他第二次督师宁远 ,主要战略就是解决两个问题.
其一,军饷问题.
当时为了军饷问题已经发生了多次军变.宁远这样的国防第一要地,欠饷达四个月之久.袁崇焕杀了几个为首的军官,暂时平息了局势.可是军饷迟迟不到,兵士又哗变.朝廷一次又一次的欠饷,袁崇焕提出了发“内帑”,“内帑”是皇帝私家库房的钱.崇祯为此很不高兴 ,不愿把自己的钱拿出来,最后才很不得已的拿出钱来.(看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府库清单所 列,府库存银三千七百万两,金数千万两,而户部仅银四十万两、捐银二十万两.可见国库之虚,而皇帝的私家库房还是很充足,崇祯很舍不得拿自己的钱出来)
其二,议和问题.
袁崇焕罢官时候,皇太极开始自称皇帝.
袁崇焕回任之后,与皇太极开始和谈,用以拖延时间.皇太极对和谈极有兴趣,立即作出有利反应.袁崇焕提出先决条件,要皇太极先除去帝号,恢复称“汗”.皇太极居然答允.但要求明朝皇帝赐一颗印给他,表示正式承认他“汗”的地位.(皇太极一直千方百计的求和,不但自己写信给明朝边界官员,又托朝鲜居间斡旋,要蒙古王公上书明朝劝告.每一个战役的目标,都是“以战求和”.他清楚的认识到,满清决计不是明朝的敌手,明朝的政治只要稍上轨道,满清就非亡国灭种不可.满族的经济力量很是薄弱,不会纺织,主要的收入是靠抢劫.)
再看一段史实记载.
《天聪实录稿》六年六月,清太宗致崇祯皇帝信:“满洲国汗谨奏大明国皇帝:小国起兵,原非自不知足,希图大位,而起此念也.只因边官作践太甚,小国恼恨,又不得上达…… 今欲将恼恨备悉上闻,又恐以为小国不解旧怨,因而生疑,所以不敢详陈也.小国下情,皇上若欲垂听,差一好人来,俾小国尽为申奏.若谓业已讲和,何必又提恼恨,惟任皇帝之命而已 .夫小国之人,和好告成时,得些财物,打猎放鹰,便是快乐处.谨奏.”
可见皇太极有相当的自知之明,用辞十分谦卑.而崇祯毫不理会,对满清始终坚持“不承认政策”,不承认他有独立自主的资格,决不与他打任何交道.既不了解形势,又妄自尊大 ,并且还激怒了皇太极.
崇祯二年,皇太极亲自带兵,集兵十余万,避开袁崇焕防守的东路,由蒙古兵作先导,绕道西路进攻.(可见满清之入侵,不是一个山海关可以守住的)
清军越三河,略顺义,至通州,渡河,进军牧马厂,兵势如风,攻向北京.袁崇焕两日两夜急行军三百余里,比驻军于北京广渠门外.两军在广渠门外大战,恶斗八小时,清兵终于不支败退,退了十余里.
袁崇焕知道这一仗侥幸获胜,在军事上并不可取,尤其在京城外打仗,更不能贪图侥幸.他对部属说:“按照兵法,侥幸得胜,比打败仗还要不好.”
袁崇焕其时因为急于救援,来的兵力较少,他想等到集结大规模兵力,再对清兵进行彻底的反击,于是他调度部分兵力深入敌后骚扰清兵,没有将所有援兵都调来守北京.本来这个战略是很正确的,皇太极这次孤军深入,已经犯了兵法大忌,按照袁崇焕的想法,完全有可能将满清部队一次性的击溃.要知道,满清根本无法承受一次这样的毁灭性打击.所以袁崇焕在等待最好的战机,等待勤王大部队的集结.
就在这个时候,清兵溃败之后,心中不忿,在北京郊外大举烧杀出气.北京城的居民顾着自己身家性命,说袁崇焕不肯出战,别有用心.许多人说清兵是他引来的,目的在“胁和”,使皇帝不得不接受他一向所主张的和议.有人在城头向城下的袁部骑兵抛掷石头,骂他们是“汉奸兵”.石头砸死了几名兵士.
崇祯看到袁崇焕迟迟不肯决战清兵,又听到北京城了谣言四起,忧虑重重.加上皇太极恰到好处的一个“离间计”.崇祯终于把袁崇焕下狱了.
得到袁崇焕下狱的消息,皇太极大喜,立即自良乡回军,至芦沟桥,击破明副总兵申甫的车营,迫近北京永定门.崇祯催促满桂(袁崇焕手下大将)冒险求战,满桂不得以出兵,全军覆没.
祖大寿(袁崇焕手下大将)本来率军营救京城,看到袁崇焕下狱,掉头冲出山海关北去,结果又被袁崇焕修书回兵,意图打胜战立功救出袁崇焕.和清兵接战,收复了永平、遵化一带.切断清兵后路,逼迫清兵退回辽东.(袁崇焕死后,旧部祖大寿、何可纲率军驻守锦州、宁远、大凌河要塞,清军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
当时各地来北京勤王的部队很多.袁崇焕下狱,导致各路兵马军心大乱,再加上欠饷和指挥混乱,山西和陕西的两路援军都溃散回乡,成为“流寇”的骨干.从此溃兵加入流寇,使得只会抢粮、不会打仗的饥民有了军事上的领导, “流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成长为明朝的威胁.
后来,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在押送处死中途中,就被民众“咬穿肚腹,直达内脏”.
袁崇焕无罪被杀,对于明朝整个军队士气打击非常沉重.从那时开始,明朝才有整个部队向满清投降的事.
袁崇焕既忠且能,可惜生不逢时,最后还落得一个凌迟.经历过袁崇焕的凌迟,以为无论谁投降满清都是可以理解的,想想以袁崇焕如此忠心耿耿,尚且是这样下场,何况其他人.
吴三桂是祖大寿的外甥.吴三桂父亲吴襄曾为宁远总兵,都是袁崇焕的部属.明清之际,汉人的统兵大将十之七八是关辽一系的部队.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左良玉、曹文诏、曹变蛟、黄得功、刘泽清等都是.这些人有的投降满清,有的为明朝战死,都是极有将才之人,麾下都是悍卒健士.这些都是袁崇焕战略下培养出来的精兵强将 5.凌迟
相对于那个悲剧的时代,凌迟只是盛筵上一个不起眼的水果拼盘而已.那只是一个小小的结束,并不是这幕悲剧的高潮.那个悲剧时代太多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凌迟看起来也不算很不可理解.
既然说袁崇焕在战略上根本没有过错,为什么又会导致凌迟这个最终结果呢?难道是命运的不公平吗?命运甚至没有给过袁崇焕机会,都是袁崇焕自己在争取.相比之下,命运给了吴三桂机会,吴三桂也及时把握住了,命运也给了史可法机会,史可法却毫不犹豫的放弃了.
袁崇焕能够避开凌迟的命运吗?
袁崇焕绝非不知进退的人.在魏忠贤权倾天下的时候,袁崇焕一样在辽东给魏忠贤建生祠,魏忠贤派太监监兵,袁崇焕也应付得很好.袁崇焕在政治上属于魏忠贤的敌对派系.他中进士的主考官、保荐他的御史等都是东林党的巨头.可是在袁崇焕的战略中,他首先必须要有督师这个官位,才能够开展自己的练兵、守城战略计划,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当时,魏忠贤大肆消灭东林党人,对袁崇焕还算客气,不能不说与袁崇焕的妥协战略有关.到了今天,有些人习惯性的指责历史上说过违心话的人物,认为他们应该宁死不,直言不讳,其实是太过了.有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令人敬佩,有人忍辱偷生,也是为了解决问题,付出的代价、承受的压力更大.
要袁崇焕像史可法一样战死,像东林党人一样骂魏忠贤而死,很容易做到.袁崇焕并不畏死,可是这样的死除了给中国历史上增添一个道德高标,给自己留下一个“有气节”的名声,还能够怎么样呢?能够解决当时一丝一毫的问题吗?对国家有一点建设性的作用吗?当时明朝能够没有袁崇焕这样的人才吗?
然而,纵然是崇祯信任和重用袁崇焕,给予他完全的权利和军饷,袁崇焕如愿以偿地在彻底消灭满清,那又怎么样呢?
他马上要面对的是李自成的百万大顺军.他还能够成功吗?
袁崇焕就像是一个消防队员,他积极的扑火,可是外面、里面都起火了,而且火势愈来愈大,最终他也会力不从心,他很有可能也能够平息李自成的大顺军,但是明朝腐败的制度才是那个到处放火的,他能够平息以后显然越来越多的“反贼”吗?他又能够忍心对没饭吃,不得不造反的农民下杀手吗?或者说,他能够觉悟而反对明朝吗?
袁崇焕的结果是那个年代注定的悲剧,凌迟只是悲剧结局的一种而已.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所建的封建皇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
明朝初年国力比较强盛,在明朝前期极盛时,北控内蒙古,西到新疆东部,东北控制了女真地区,西南方管辖云南、贵州,南方建立了交郡。明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卫所制度和土司、土官制度。后来国力逐渐衰落,尤其到了后期社会矛盾尖锐,甚至激起大规模的农民起...

全部展开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所建的封建皇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
明朝初年国力比较强盛,在明朝前期极盛时,北控内蒙古,西到新疆东部,东北控制了女真地区,西南方管辖云南、贵州,南方建立了交郡。明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卫所制度和土司、土官制度。后来国力逐渐衰落,尤其到了后期社会矛盾尖锐,甚至激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但后来南明政权又延续了十多年,直到最后被清朝消灭
明朝历史
元朝末期
元朝末期,朝政腐败,国库也日渐空虚。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赋税以外,还发行新钞“至正宝钞”并大量印制,致使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民不聊生。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政府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水患。黄河两岸农民本已饱受灾荒之苦,在治河工地上又横遭监工的鞭打,被克扣口粮,非常愤怒。于是,“治河”和“变钞”就成为农民起义的导火线,导致红巾军起义的爆发。
明朝灭亡
明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魏忠贤专揽朝政,迫害异己、镇压人民。统治者不断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加上连年的灾荒,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628年,战争在陕北爆发,涌现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几十支起义军。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深得农民拥护。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占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同年三月,占北京,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身亡,主宰中国的明朝至此灭亡。之后清兵入关,并打败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进入北京。在北方,原明朝残余势力大多投降清朝或与清朝合作共同对抗起义军;而在南方,忠于明朝的各种势力建立了数个流亡政权,史称“南明”,在随后的十多年间被清朝逐一消灭。

收起

一个朝代不行了自然将被另一个取代 这是自然规律.

明朝(英译:Ming)(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所建的封建皇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
明朝初年国力比较强盛,在明朝前期极盛时,北控内蒙古,西到新疆东部,东北控制了女真地区,西南方管辖云南、贵州,南方建立了交郡。明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卫所制度和土司、土官制度。后来国力逐渐衰落,尤其到了后期社会矛盾尖锐,甚...

全部展开

明朝(英译:Ming)(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所建的封建皇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
明朝初年国力比较强盛,在明朝前期极盛时,北控内蒙古,西到新疆东部,东北控制了女真地区,西南方管辖云南、贵州,南方建立了交郡。明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卫所制度和土司、土官制度。后来国力逐渐衰落,尤其到了后期社会矛盾尖锐,甚至激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但后来南明政权又延续了十多年,直到最后被清朝消灭
明朝历史
元朝末期
元朝末期,朝政腐败,国库也日渐空虚。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赋税以外,还发行新钞“至正宝钞”并大量印制,致使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民不聊生。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政府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水患。黄河两岸农民本已饱受灾荒之苦,在治河工地上又横遭监工的鞭打,被克扣口粮,非常愤怒。于是,“治河”和“变钞”就成为农民起义的导火线,导致红巾军起义的爆发。
明朝灭亡
明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魏忠贤专揽朝政,迫害异己、镇压人民。统治者不断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加上连年的灾荒,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628年,战争在陕北爆发,涌现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几十支起义军。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深得农民拥护。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占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同年三月,占北京,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身亡,主宰中国的明朝至此灭亡。之后清兵入关,并打败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进入北京。在北方,原明朝残余势力大多投降清朝或与清朝合作共同对抗起义军;而在南方,忠于明朝的各种势力建立了数个流亡政权,史称“南明”,在随后的十多年间被清朝逐一消灭。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