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先秦说理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体质特征三个阶段请具体说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8 17:00:13
简述先秦说理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体质特征三个阶段请具体说说,

简述先秦说理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体质特征三个阶段请具体说说,
简述先秦说理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体质特征
三个阶段请具体说说,

简述先秦说理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体质特征三个阶段请具体说说,
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和形象化的说理方式 影响后世的创作风格 提供了丰 富的文学语言范式.
  先秦说理散文,在语录体的发展变化中逐步成熟.战国中期的《孟子》散文 也是语录体,篇题仍是撷取首章首句的二三字,每篇也不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来论 述.全书不仅记录孟子的只言片语,更有一些章节就一个中心论点反复论述,形 成了对话体的论辨文.时代在孟子之前的《墨子》,和《孟子》同时代的《庄子》, 则显示出由语录体向专论体过渡的迹象.《墨子》中反映墨子的主要思想和代表 其说理风格的是《尚贤》、《尚同》、《兼爱》、《非攻》等10论.这些篇目 的标题都概括了论述的中心思想,也许是编辑者的加;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楚, 不再是三言两语的独白或对话.《墨子》尚未完全摆脱语录体的影响,大量的“ 子墨子曰”,表明这些仍是墨子后学对墨子讲学之辞的记录.只是这些语录,段 与段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是在围绕同一个论题加以论述,因而就再不是语录的简 单联缀,而是有内在逻辑的论文,说理文体制在《墨子》中形成了.《庄子》中 的许多篇章虽然围绕论题仍有不少对话,但许多篇章整篇不是问答式的对话结构, 而是以多则构思奇妙的寓言结构成文,并且在论述中,形象情感与逻辑思辩结合 在一起,就文体形式来说,别具一格,可算是抒情性说理文.战国末期,《荀子》、 《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标志着说理散文体制的定型.荀、韩之文,往往是长 篇大论,有一个标明全篇主旨的标题,论点明确,中心突出,论证精密,注意谋 篇布局,结构浑然一体,表明我国说理文体制已经成熟.从此以后,专论体成为 我国说理散文的主要形式.
  先秦说理散文以其思想的深邃,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成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先秦说理散文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儒、道为 代表的先秦说理散文,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确定了作家的人格理想, 作品的审美风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石之一.
  先秦说理散文是我国散文创作的典范,它以成熟的说理文体制,形象化的说 理方式,丰富多彩的创作风格和语言艺术,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章学诚认为,“周衰文弊,六艺道息,而诸子争鸣.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 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文体备.”(《文史通义·诗教上》)说战 国时文章已变尽,未必符合实际,但后世的所有文体都能在战国散文中找到先例 或萌芽则是无疑的.先秦说理散文不仅标志着说量议论文体的成熟,而且也包孕 了寓言、小说等因素.
  先秦散文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早期的语录体和对话体,虽不是我国说理文 体制的主流,但后代不乏类似之作.从扬雄模拟《论语》而作的《法言》,到后 代的佛教语录和理学家语录,都与《论语》一脉相承,而以问答的形式进行论辩, 在后代说理议论文中,也不乏其例.成熟于战国后期的专论体说理文,更是我国 说理文的主要模式,不仅在体制上,而且在说理方法上,都对后代说理文有深远 影响.
  先秦说理文主要是哲理散文和政论散文,但无论是表述对自然和人生的理性 认识,还是阐发政治主张和学术观点,都不仅依靠逻辑推理和抽象思辨来完成, 还灌注了浓烈的情感,运用了生动的感性形象.先秦说理散文中,寄寓深刻的寓 言、譬喻,常有抒情因素.这种形象性和抒情性,使先秦说理散文自身具有了文 学意味,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不仅后代哲理政论文受其影响, 颇有文学因素,而且,后代以描写抒情为主的文学散文也由此而孕生.
  先秦说理散文中大量的寓言,本是为说理而存在,但由于其自身深厚的意蕴 和生动形象的艺术特征,所以能够脱离说理文字而独立,由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成为一种文学样式.其中的优秀之作,对我国古代小说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 作用.同时,先秦说理散文中,以对话的方式描写人物,也为后世小说提供了可 资借鉴的艺术经验.
  先秦说理散文大都分析透彻,议论纵横,而不同的作品,又各具特色,风格 各异,直接影响了后世作家的创作风格.在后代许多文学巨匠的作品中,都可以 看到不同风格的先秦说理文的影子.《孟子》之文深得唐宋古文家的推崇,他们 的创作,亦深受孟子文的影响.“韩文出于《孟子》”,“东坡文亦《孟子》”, “王介甫文取法孟、韩”.(均见刘熙载《艺概·文概》)韩愈、苏轼等人的文 章气势磅礴,显然与孟子文章有密切关系.苏洵曾自评其文得“孟、韩之温淳” (苏洵《上田枢密书》).庄子散文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不同时期的中国文学创 作中都有所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游仙诗、玄言诗、山水田园诗都和庄子思想及 庄子散文艺术有渊源关系.从曹植的《髑髅赋》、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之类文 章中,都可以明显看出《庄子》的文风.唐代诗人中,李白超拔的想象力,豪放 飘逸、意象奇特、大胆夸张的诗风,与《庄子》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宋代文学家 中,苏轼最得《庄子》散文的神韵,刘熙载以为苏轼诗“出于《庄》者十之八九”. (《艺概·诗概》)岂止是诗,东坡的文和赋,也多从《庄子》来.古代小说戏 曲创作也深受《庄子》散文艺术风格的启示.从具有浪漫幻想色彩的《牡丹亭》、 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中,都可以看到《庄子》散文艺术精神的灵 动表现.《荀子》和《韩非子》在文学史上的影响,较《孟子》、《庄子》稍逊. 但在贾谊、晁错、刘禹锡、王安石等人的创作中,也不乏荀文的风格.《韩非子》 在先秦说理散文发展史上,处于集大成的地位,后代说理散文在体式上大都不能 出其范围.其散文风格,在后代许多作家的议论文中,也有表现,如柳宗元、王 安石等人的文章,都是学习韩文的.
  孔、孟、庄、荀、韩非等先秦诸子都是语言大师,先秦说理散文在语言艺术 上的高度成功,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为我国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举凡 后世常用的语言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在先秦说理文中,都 已有成熟表现,直接影响了后世的语言修辞.后世文学中或平实质朴,或华丽雕 琢,或婉约隽永,或放纵恣肆的语言风格,在先秦说理文中都已可见端倪.而先 秦说理散文,还为后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词汇和丰富的成语,其中有不少至 今仍活在现代语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