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阅读理解中梳理作者思路一类题的解答技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1:36:43
关于语文阅读理解中梳理作者思路一类题的解答技巧

关于语文阅读理解中梳理作者思路一类题的解答技巧
关于语文阅读理解中梳理作者思路一类题的解答技巧

关于语文阅读理解中梳理作者思路一类题的解答技巧
高考语文在现代文阅读考查中,有时会考查对“行文思路”的分析.这属于《考试大纲》中提出的“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这一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属C级.此考点在高考阅读中不常涉及,主要原因之一是现代文(主要是散文)的“行文思路”分析,很难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唯一答案.这同时也说明,如果高考阅读命题涉及到此考点的话,那么不仅是在题干上命题人会有相应的解答角度暗示,而且文本本身的“行文思路”也应该有相对明显、唯一的解读结果.
行文思路就是文章思想的路径、脉络,它具体表现为文章的结构.结构与思路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结构服务于思路,思路外化为形式,二者是辩证的统一.分析行文思路,即在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结构,即在梳理行文思路.以下主要结合2009年高考语文真题对“行文思路”题的解答规律加以说明.
一.“行文思路”题命题的一般规律
1.此类考题考查的文本范围较大.它主要是针对全文的考查,有时是针对某个语段的考查.
2.此类考题的位置几乎总在最后.从全国一卷来看,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共四道题,如果考查“行文思路”,则此题总是在最后一题出现,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行文思路”考查范围常常指向全文,此题出现在最后,符合考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进程.
3.此类考题的解答形式一般是主观表述式.命题人要求考生自己针对文本阅读范围,自己选定理清思路的角度,对文本加以归纳、概括.
二.“行文思路”题解答的一般技巧
1.认真审题,揣摩命题人所暗示的答题角度.
2.辨明文体,依据四大类文体的各自特点思考“行文思路”的解答思路.
3.必须首先从某一恰当的角度出发,将文本语段合理地归纳为相对集中的三四个“版块”,然后对各个“版块”加以概括表述.
4.“行文思路”解答时的一般表述句式是:某段至某段写的是某某……
三.四大类文体“行文思路”的一般特点:
1.散文:这是高考现代文阅读重点考查的文体.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是文中所写的事件,“神”是文章的思想感情.
 多数情况下可以从散文“神”(情感变化)的角度来归纳概括其“行文思路”,抒情散文尤其如此.
 有时可以从散文蕴含的道理(“神”)的角度来归纳概括其“行文思路”,哲理散文尤其如此.
 有时可以从“形”(散乱的事件)的角度来归纳概括其“行文思路”,叙事性散文尤其如此.
 有时可以从时间、空间变化的角度来归纳概括其“行文思路”,游记散文尤其如此.
2.记叙文:高考中较少考到记叙文(含小说)阅读.记叙文的特点在于叙事性,事件的连贯性.
 多数情况可以从“开端—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情节进行角度来归纳概括其“行文思路”.
 有时可以从事件发生过程中“时间”或“空间”变化的角度来归纳概括其“行文思路”.
 有时可以从“倒序”“顺序”“插叙”“补叙”这样的叙事顺序的角度来归纳概括其“行文思路”.
3.议论文:高考现代文大阅读中很少考到议论文.议论文的特点在于其严谨的说理逻辑性.
 可以从“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这三种基本结构的角度来归纳概括其“行文思路”.
 可以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说理逻辑的角度来归纳概括其“行文思路”.
4.说明文:高考现代文大阅读中极少考查说明文阅读.说明文的特点在于科学严谨,层次分明.
 可以从“时间”或“空间”转换的说明顺序的角度来归纳概括其“行文思路”.
 可以从说明对象的“事理结构”或“逻辑顺序”的角度来归纳概括其“行文思路”.
四.几点重要结论:
1.辨文体.辨明文体特征是解答“行文思路”题的第一要务;
2.定标准.确定切分文章结构的标准,是解答“行文思路”的核心所在;
3.归纳与概括.依据所定切分标准,正确归纳语段“版块”,准确表述,是解答“行文思路”题的最终目的.
例一:
2009年四川卷第15题: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4
分)(文本:英国作家凯•杰罗姆《想像》)
参考答案:
以“想象”为线索,以心理活动描写为主要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
[命题分析]
此命题应该是考查学生对小说情节结构即“行文思路”的分析的,但是答案与题干不相关.可见此题题干表述不规范,应该表述为“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以什么方式展开的”,这样才能与答案相对应.
例二:
2009年重庆卷第16题: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
思路.(6分)(文本:池莉《瓷器的意味》)
参考答案:
(1)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
(2)追溯瓷器从俗到雅的历史过程
(3)点出做人如瓷器尽自己本色的境界
[命题分析]
此题题干表述规范,明确要求考生梳理“行文思路”,并且暗示考生应该从“瓷器的意味”这个核心话题来归纳概括.答案第一小点归纳概括的是文本的第1、2段,引出瓷器的意味这个话题;答案第二小点归纳概括的是文本的第3、4、5段,探讨瓷器由俗到雅的意味变化;答案第三小点归纳概括的是文本第6段,深入思考瓷器的对人生的启迪意味.
例三:
2008湖北卷第19题: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6分)(文本:季羡林《雾》)
参考答案:
①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
②来到加德满都后,作者开始“喜欢”进而“欣赏”后来“赞美”加德满都的雾景.
③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④作者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
[命题分析]
此题命题规范,题干明确要求考生紧扣“雾”这个线索,分析“行文思路”.答案第一小点分析的是文本第1段,第二小点分析的是文本第2、3、4段,第三小点分析的是文本第5、6段,第四小点分析的是文本第7段.全文思路是:不爱雾—喜爱雾—思考雾—陶醉雾.
例四:
2008年湖南卷第20题:本文可分为三大部分,(1)~(3)为第一部分,(4)~(5)为第二部分,(6)为第三部分.请分别从每个部分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词语(每处2个字),概括山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4分)(文本:朱光潜《谈静》)
参考答案:
感受 静趣 裨益
[命题分析]
此题是“行文思路”题考查的变式,题干中已经将文本结构做了切分,要求考生就所切分的“版块”进行行文思路上的高度概括.
例五:
2008年江西卷第17题: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6分)(文
本:萧乾《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
参考答案:
答: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①②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③-⑩段分写:其中③-⑤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⑾-⑿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命题分析]
此题是典型的“行文思路”分析考查题,题干上并没有暗示考生切分“版块”的角度,需要考生结合文体特点自行确定.参考答案很规范,先明确回答了结构方式,再作“简要分析”,紧扣文本指出其思想路径.
例六:
2008年重庆卷第15题: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文本:迟子建《时间怎样地行走》)
参考答案:
童年时代感受到人的生活和快乐受时间的支配;青少年时代有冷落时间到感受时间无处不在;成年以后由感受时间隐藏在生活里到领悟时间引领生命.
[命题分析]
此题命题规范清楚,暗示考生从“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这个角度来梳理思路,参考答案正是从“童年时代”对时间的感受、“青少年时代”对时间的感受、“成年以后”对时间的感受这三个阶段加以概括的.
例七:
2007年四川卷第16题: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结合原文简要回答.(6分)(文本:赵丽宏《焰火的变奏》)
参考答案:
从空间上,夜空与湖泊两相映衬;从时间上,现在与过去交织与碰撞.
[命题分析]
此题审题重点是“怎样”二字,实际上是考查文本“行文思路”的切分标准是什么.文章前四段重点描写今日焰火之美,文章后半部分追忆过去战争年代里恐怕的炮火,以与前文形成对比.此题的答案过于单一僵化.

关于语文阅读理解中梳理作者思路一类题的解答技巧 语文阅读题中关于解释句子在文中的含义的题怎么做?用什么思路、方法? 求好的关于训练'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的书?我儿子即将从高一升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一类的题总是做不好,我想给他买本课外读物或阅读训练一类的.请有经验的朋友给推荐一本. 语文阅读怎样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语文阅读题中如何理解词义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就是单元小结一类的东西 初一上册语文第十二课《济南的冬天》的阅读题.现在就要!(一定要答清楚,答完整!1.仔细阅读课文,写出作者的行文思路.2.“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中“顶”字的妙处是什么?3.“就是下小雪 语文阅读理解中理解一句话的含义该怎么办 在做语文阅读理解题时,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文中的某一段,在整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一般是从内容上 结构上讲,做这一类的题目有什么技巧. 一些初一数学题的解题方法、思路求关于这一类题的解题方法、思路 百家出版社出版的《快乐暑假——语文》中布置了多篇作文,题目含义较为深刻,请问哪位可以帮助梳理审题思路? 有没有关于语文课外的阅读理解的书 推荐一些关于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的专题书籍 求高一语文阅读理解有什么关于车夫的文章? 做语文阅读理解是我的思路总和大多数不一样,帮我, 初一上册语文寒假作业阅读理解“我的老师”的1至3小题 作者是苏叔阳 为什么我语文阅读理解思路不对?校长总说我的答题思路不正确.总是该理解的没有理解上去.我应该怎样做啊! 高一语文必修二关于成语的难题...从天文、地理、动物、植物、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理卫生这些类别中,选择其中一类,梳理出若干条成语,谈谈其中包含的科学知识.就是搞些同类的成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