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主要内容每章30字左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6:06:03
朝花夕拾主要内容每章30字左右

朝花夕拾主要内容每章30字左右
朝花夕拾主要内容
每章30字左右

朝花夕拾主要内容每章30字左右
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也就是鲁迅的往事.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本散文集.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文集.是一本必读的散文集.是一本如良师益友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来兴味盎然,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之所在.   全书由《小引》《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范爱农》《 后记》 构成.   本书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叙述情切感人,又有机的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所以被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编辑本段文章主要内容
  《小引》    《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及原因   《阿长与》——怀念长妈妈    《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五猖会》——描绘封建家长对儿童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以及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写出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以及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的感受.   《父亲的病》——揭露庸医害人的 《朝花夕拾》
  实质   《琐记》——介绍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的一段故事   《藤野先生》——写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主要)和弃医从文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次要)    《范爱农》——写一个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故事
  编辑本段作品目录
  目录   《小引》   《 鲁迅著《朝花夕拾》
  狗·猫·鼠》   《阿长与》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后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被收录为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六课   《藤野先生》被收录为北京课改实验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课   《藤野先生》被收录于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一课   《藤野先生》被收录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一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被收录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课   《阿长与》被收录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课   《朝花夕拾》被收录于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被收录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名著导读   现在《朝花夕拾》一书已成为人教版初二语文名著导读的其中一本使得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分享鲁迅的“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总起来看,《朝花夕拾》写到他年少时代以至于到日本前后的若干生活片段,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叙述亲切感人,又有机的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在他写的人物中没有一个坏形象,却也表现出了封建社会的残忍.   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诞生在浙江绍兴.周家是一个大家族,到鲁迅祖父一辈,已渐渐衰败.鲁迅的父亲是个秀才,在仕途上终生不得意一直没有考上举人.12岁那年,祖父因科场案入狱,父亲受此打击日渐病重,在他15岁那年病逝.这段时间里,作为家中的长子,鲁迅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深深地感到事态的炎凉.17岁,鲁迅离开家乡,先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转入路矿学堂.190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东渡日本深造.两年后,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幻灯片事件使他深刻地认识到改变中国人麻木的精神比医治肉体更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回国以后,鲁迅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教过书,后又去北京的教育部做事,其间目睹了辛亥革命从胜利到失败的整个过程,更加坚定了中国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国民性的改造的认识.1917年前后,新文化运动以及文学革命已经开始提倡,鲁迅开始写作,随着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发表,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1902年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 朝花夕拾
  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   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3年间陆续在《新青年》发表小说、新诗、杂文、译文50余篇,并参与《新青年》编务.1920年8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科讲师.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1923年,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1926年出版《彷徨》.除了小说,鲁迅还写了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杂文,以《随感录》为代表,1918年起在《新青年》上发表.1925年出版杂文集《热风》.此后几乎每年都有杂感集问世.   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同年10月抵上海,从此定居上海,专事写作.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字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   1936年鲁迅因积劳和肺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5岁.   鲁迅生前出版有小说集三种、散文集两种、杂文集十五种、通信集一种、文学史著两种.在整理中国古籍和翻译外国文学方面也成绩卓著.其全部著译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汇编位《鲁迅全集》、《鲁迅译全集》和《鲁迅辑录古籍丛编》.   毛泽东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新文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