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虚词实词一览表有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21:06:52
初中文言文虚词实词一览表有吗?

初中文言文虚词实词一览表有吗?
初中文言文虚词实词一览表有吗?

初中文言文虚词实词一览表有吗?
常用文言虚词(25个)
(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 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 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
1.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例:妻跪问其故.(《乐阳子妻》)
2. 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三)以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 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于
1. 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2. 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 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4. 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
1. 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
2.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3.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4.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5.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六)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
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七)者
1.代词
(1)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原因”等.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 可爱者甚蕃.(的花)(《爱莲说》)
(2)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可译为“个”、“样”、“项”.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2.助词
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停顿,不译.例:吴广者,阳夏人也.(“者”与“也”配合,表判断,不译)(《陈涉世家》)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陈述句的主语后,表停顿.)(《愚公移山》)

(八)也
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可不译.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2.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3.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4.句末语气词,与“和”等词对应,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若为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5.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例: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九)焉
1.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十)因
1. 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 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 副词,可译为“因此”.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而因以及乎其迹.(《墨池记》)

(十一)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十二)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才”、“就”.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狼》)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三)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啊)(《岳阳楼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
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论战》)
(十四)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
(2)表反问,可译为“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3)表推测,可译为“吧”.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4)表感叹,可译为“啊”.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相当于“于”.例: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十五)所
1. 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所闻”即“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记》)
2. “所”和“以”连用.
(1)“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2)“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用什么方法”、“用这些来”.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这些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结构,表被动.例: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可译为“被……吞掉”) (《童趣》)
4. 用作名词,意思是“地方”、“处所”.例: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十六)哉
1.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十七)夫
1. 指示代词,译为“那”.例: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2. fú,句首发语词.例: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 丈夫.例:夫齁声起.(《口技》)
4. 成年男子的通称,可译为“人”.例: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十八)遂
1. 副词,可译为“就”、“于是”.例:遂逐其师.(《曹刿论战》)
2.副词,表原因可译为“因而”.例:恐遂汩没.(《上枢密韩太尉书》)
(十九)虽
连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 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 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然
1. 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为“这样”、“如此”.例: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 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然而”、“但是”等.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3. 助词,分两种情况:
①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作“……的样子”、“ ……地”. 例: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②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的格式,“……的样子”“像……似的”.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二十一)故
1. 旧的,原来的.例: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 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2. 特意.例: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3. 原因,缘故.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4. 所以,因此.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十二)苟
1.连词, 表假设,可译为“如果”.例:苟富贵勿相忘.(《陈涉世家》)/ 苟慕义强仁(《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2. 副词,可译为“苟且”.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3. 副词,表希望,可译为“且,或许”.例: 苟无饥渴.(《君子于役》)
(二十三)会
1. 副词
(1)适逢,恰巧. 例:会宾客大宴.(《口技》)
(2)一定. 例: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
(3)定将.例:会挽雕弓如满月.(《密州出猎》)
2. 动词
(1)回合,聚会. 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2)体会,领会. 例: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四)或
1. 无指不定代词,可译为“有的人”,“有人”.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 副词
(1)有时.例:或王命急宣 .(《三峡》)
(2) 或许.例: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二十五)诸
1. 兼词,“之于”的合音合义.例: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 众.例: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
3. 各位,众位.例: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http://wenku.baidu.com/view/69934085b9d528ea81c779df.html
这是文库的链接,自己下载下来就行了。

一、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考查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也是一种能力。所谓“常见实词”,浅易文言文运用的词汇应当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这是从词在运用中出现频率的角度来讲的。它既包括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过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也包括一...

全部展开

一、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考查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也是一种能力。所谓“常见实词”,浅易文言文运用的词汇应当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这是从词在运用中出现频率的角度来讲的。它既包括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过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也包括一些中学生尚未接触到而传世名篇中却经常出现的实词。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既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情况,又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求考生弄清该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而不是一般词典中的意义。这就是说,考生必须依据具体的语境,依据上下文来确定某个文言词的“句中意义”,这一点体现了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要在整体上下功夫,应在读懂上花气力的要求。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训练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具体讲,就是要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现象。
1、通假字
  准确识别通假字,关系到对文章的正确理解。古代汉字的通假,一般情况下比较固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1)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叫做通用。如“反”通“返”,“知”通“智”。
  (2)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可以借代,叫做假借。如“蚤”通“早”,“直”通“值”。
  (3)古代只有某一个字,后来为了把这个古字所表示的几个概念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别,选出一个或几个今字,让原来的古字专表示另一个或另几个概念,叫做古今字。如:莫—暮,益—溢。
2、一词多义
  古代汉字较今天少,因此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是学习的重点。新教材附录中列出的文言实词,都是多义词。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大纲》要求掌握以下实词(120个)。
  爱、安、倍、被、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复习时,结合教材句子来理解实词的意义,也可通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来总结每个词的常见义项,再培养根据一定语境来分析、判断字义的能力。
3、古今异义词
  词语在演变过程中,大多数词的意义都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有的词扩大,有的词缩小,有的词义转移,还有的一词多义,有些义项与今天相同,有些已消失或转移。
  学习文言文,要特别留心古今“微殊”的词,它们常常是命题的重点。高考对古今异义的考查,特别注重双音节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这类词的词义演变情况如下:
  (1)词义扩大。如:“江”,古代专指长江,现在泛指一切大的河流;“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为河流的通称。“诗”,本指《诗经》,而现在指所有的诗歌。
  (2)词义缩小。如:“金”,古代泛指所有的金属,现代专指黄金。“臭”,古代表示气味,香气、臭气均指,现代却只表示臭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而后一意义现在不用了。
  (3)词义转移。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义是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明年”,古代指第二年,是已经过去的时日;现代指下一年,是尚未来临的时日。“故事”古代指前朝旧例,现代指真实的或虚构的用来讲述对象的事情。
  (4)词义弱化。如“很”,古义同“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现在用“很”字,如果不特别强调,表示的程度就不怎么高了;“怨”,古义常表示仇恨、怀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
  (5)词义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问、谴责义,后来有了杀戮、杀死的意思,词义强化了。
  (6)感情色彩变化。如“卑鄙”,古时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没贬义,现在则指品质恶劣,变为贬义词;“爪牙”,古代是得力帮手之意,是褒义词,现在是贬义词;“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
  (7)同形异义
  词形相同,而古今意义不同的词叫“同形异义词”。如“烈士”,古代指有节操有抱负的男子,今义是指为革命而牺牲的人。又如“牺牲”,今义指为正义而死,古义是“作祭礼的牲畜猪牛羊之类”。再如“行李”,古义指外交使者(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义指出门时带的包裹。再如“颜色”,古义指容颜脸色(颜色不少变),今义指色彩。
4、分辨单音词和复音词。
  文言文单音词居多数,现代白话双音词居多数。
  文言文单音词发展为白话双音词有以下三种情况:
    (1)单音词前后加辅助成分(前缀、后缀)。如,师——老师,担——担子。
    (2)单音词前后加一个同音或近义词。如,亡——逃亡,诱——诱惑。
    (3)换为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词,如,悟——明白,寐——睡觉。
  不要把文言文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白话的一个双音词。如:“中间”,文言文中是两个词,是“其中夹杂”的意思;“妻子”,文言文中指妻子和儿女,不同现在的妻子。
5、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并不固定,这只是在一定语境中,为了句式的整齐或行文的需要,在本应用一个词的地方用上偏义复词,但它只表示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义,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作息”在此不表示“劳作和休息”,只偏重于“劳作”。像这类词的识别,主要看它是否符合语境和逻辑。偏义复词作为一种文言现象应引起重视,但不是很普遍,故可作一般重点去掌握。
6、实词的活用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变了读音。下面是几种主要的活用情况。
  (1)名词活用
  ①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思仍和这个名词本身的意思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了。如:“二月草已芽(芽:发芽)”。
  ②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语,自身活用为动词,表示使宾语怎么样。如:“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肉:使……长肉)”;“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将:让……担任大将)”。
  ③意动用法。也是必带宾语,自身活用为动词,表示主语把宾语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孔子师郯子”,意即“孔子把郯子当作老师”。
  ④直接作状语。名词作状语,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例如:“猱进鸷击”(表比喻);“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表工具);“卒廷见相如”(表地点)“操军破,必北还”(表趋向)“吾得兄事之”(表对人的态度);“日啖荔枝三百颗”(表频率)。
  (2)动词活用
  ①活用作名词。这个词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或“之”字,因而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来到这里的人);“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出产的东西;入:收入的财物)。
  ②使动作法。其特点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作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及物动词带宾语,一般属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之:使之活)。有时宾语还可省略,如:“可烧而走也”(即“走之”,使之逃跑)。及物动词有时也活用为使动用法。如:“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使之食)。
  ③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意谓性”,即“认为(宾语)怎么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这种用法多数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如:“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
  (3)形容词活用
  ①活用为名词。活用为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不是表示事物的某一性质状态,而是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在句中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如:“与少(少数人)乐乐,与众(多数人)乐乐,孰乐?”“吾与苍梧太守有旧(旧交)”。“将军身披坚(坚硬的盔甲)执锐(锐利的兵器)”。
  ②活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如:“素善留侯张良”(善:与……友善)。
  ③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大王必欲急臣”(急臣:使臣着急),“足以荣汝身”(荣汝身:使你荣耀)。
  ④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成以其小,劣之”(劣之:认为它很差);“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以我为美,认为我美)。
  (4)数词活用
  数词有时可活用为动词。如:“六王毕,四海一”(一:统一);“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四:成为四个人)。
7、异读字
  文言文中有的字保留了两个以上的读音,这类字就是异读字。
  异读字又有三种情况:
  (1)破音异读:在文言中以改变一些字词的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的词性和意义,就称“读破”或“破音”。
  王天下(王,读wàng)衣褐(衣,读yì),语人曰(语,读yù),见其二子(见,让……来见面,读xiàn)等等。
  (2)通假异读:因通假而异读的现象。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读
wú),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读zhǔ),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读shēn),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读xìng),等等。
  (3)古音异读:古代有些专有名词,因其固定性而保留了古音。比如:周景王之无射也(wúyì)。//可汗(kèhán)大点兵。//乃遂私见樊於期(wūjī)等等。
8、几种特殊用法
  (1)数词的用法
  ①表概数: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②表示数量:岁赋其二。//蟹六跪而二螯。
  ③表乘数:二八佳人。//三五明月之夜。
  ④表加数:为字共三十有四。
  ⑤表分数: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染此者十不一二。
  (2)委婉的说法:沛公不胜杯杓(不会喝酒,喝醉了)。//权起更衣(上厕所),肃追于宇下。//上书乞骸骨(请求告老还乡)。//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会战”的委婉说法)于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半道里去世)。//每五日洗沐(官员休假)。
  (3)主宾同位复指:吾道一以贯之(我的学说可用一个基本原则来贯穿它)。//老者安之(年老人我们要使他安逸)少者怀之(年少的人我们要使他们得到关怀)。
  (4)定语兼代中心词: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代指“左右的臣子”或“在旁侍候的人”)。//万钟(“万钟”指代一万钟的俸禄,即优厚的俸禄)于我何加焉。//懒将白发对青铜(青铜镜)。//以无厚(不厚的刀刃)入有间(有间隙的部位)。
文言实词的复习要采用以下对策才能适应高考的要求:
1、依据课本,夯实基础。
  现在高考,不再从课本取材命题,但课本中文言文的复习却很重要。因为课本文言文是文言知识的载体,而高考文言阅读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绝大数见于课文,我们曾统计了1992~2005年14年的高考文言试题,年年不爽。在此,仅举2003年的试题为例。
序号
要点
课文句
出处
11题A
讽:劝告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B
哂:讥笑
夫子何哂由也
《侍坐章》(新教材)
C
遇:对待
不如因善遇之
《鸿门宴》
D
务:致力
内立法度,务耕织
《过秦论》
  而其12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四个选项八个句子,每组的第二个句子直接选自课文,而每组第一个句子出自所供文段,但其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中学课文中多次出现。
  所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要依据课本文言文。要借助于课本文言文梳理、积累文言知识,编织出知识网络;还要深入研究课本后面附录的《文言常用实词表》,认真复习课后练习和有关单元知识短文。
2、大量阅读,培养语感
  阅读理解文言语句,解答试题,很大程度上依靠语感能力。而语感的形成离不开反复阅读,因此要想方设法地多读文言文,把那些文句流畅、语言现象丰富的文段,尽量背下来,多读多背就能形成敏锐的语感。
3、训练科学的思路,培养迁移、推断能力。
  复习中见到重现的语言知识,要能联系已掌握的文言知识,比较异同,分析其内在联系,以解决新问题。遇到疑难词句,要能联系所掌握的知识,根据上下文意寻求隐含信息,推断出疑难词句的意思,以训练推断能力。具体说,可采取以下9种形式。
  (1)利用汉字形音义的联系。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其功能还没完全丧失。如1998年高考第16题的“冀得一归觐”中的“觐”,中学仅学过一例(《谭嗣同》“至七月,乃扶病入觐”),考生未必能记起。这时就应从这个字的形旁“见”上,猜出其与“见”有关,加上其他语境因素,可以判断出C项的解释“拜见”是正确的。通假字的原则是同音或近音通假,因此可由音判断通假字,进而准确理解词义。比如2000年高考第14题C项“阴资装,百余里要之”中的“要”,应由音同联想到“邀”,那么该项解释为“迎候”是正确的。再如“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其中的“箧”字,解释为“小箱子”对不对?“箧”的字形,有竹头,有匡形,形近字有“筐”,便可推测,“箧”应当是与“筐”相类的竹器之类,而选项解释为“小箱子”,再回到原句中推敲,便可确定解释正确了。还可因声求义。如“羸粮而景从”,“景”用本义在此解释不通,借助读音推断其通“影”,名词作状语,就好理解了。又如:“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的“匈”,借助读音,可知它显然是“胸”的假借字。
  也可借助字的本义推知它的引申义、活用义。当按本义解说不通时,可以试着从其他方面去解释。如:“今观此山,乃绝地也。”句中的“绝”是什么意思?由其本义,可推知“绝”在此处的引申义应为“无路可走的地方”“死地”。又如:“岁饥,屑榆为粥”,其中的“屑”词义是“碎末”,但这里显然说不通,此处“屑”用如动词,应作“磨成碎末”讲。
  (2)利用词的语法结构特点来释义。名词、代词常作宾语,动词、形容词常作谓语,这点古今一致,因此可由句子成分确定词性,进而确定词义比如2000年高考第11题C项将“自放驴,取樵炊爨”的“樵”解释为“打柴”,据词的结构分析(“樵”作“取”的宾语,肯定是名词,“木柴”的意思)可判定该题解释错误。再如,“尝置二簿识民善恶”的“识”作何解释才对?“识”在古汉语中有两个读音,念“shí”时有“知道”“识别”“见识”等义项;而念“zhì”时有“记住”、“标志”等义项,本题中的“识”与“民善恶”配搭,构成动宾结构,应念“zhì”,是“记下”的意思。再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踞,雄才奋用之秋也。”借助同位的相邻字“幼”,可推知“冲”也即“年幼”的意思。
  (3)利用文言句式齐整的特点释义。文言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也词性相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与“箭”相对,都作宾语,可判断它是名词,意为“奔马”。又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字与“用”字在对称的位置上,“以”也当“用”(被任用)讲。再如:“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中的“隙”当什么讲?句中的“周”“隙”对举,如果知道“周”是“周密”,就可以反推“隙”是“不周密”“粗疏”的意思。
  (4)利用上下文的语境来释义。依靠上下文语境和逻辑,借已知信息去推求求知信息。例如:“(韩)轨遂投城遁走”的“投”应该怎样解释?解释为“投奔”对不对?从下文看,“遁走”是“逃跑”的意思,按逻辑,“逃跑”应在“投奔”之前,如果“投”真是当“投奔”讲,那么,语序就该是“遁走投城”,但这显然与原文意思不合。其实,“投”在此应是“弃”“放弃”的意思。再如2002年高考第11题A项将“竟死”解释为“竟然因此而死”,这与上下文所述的李广的死因(为保护下属,承担了贻误军机的罪过而自杀)明显不符,因此A项是错误的。该题的C项“曲折”的解释也是与上文语境不符,是错误的。再如“为伯父让之所鞠”的“鞠”字,依据上句“襁褓而孤”,可推测为“抚养”。
  (5)联系成语释义。比如“势拔五岳掩赤城”(可联系成语“出类拔萃”,想到“拔”的“超出”意义)。又如“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可联系成语“日薄西山”,想到“薄”的“接近”意义)。再如1997年高考第12题,可联系“绳之以法”,“绳”是“惩制、制裁”之意,那么A项中“善才绳之”解释为“捆绑”就错了。再如由“先天下之忧而忧”中“先”的用法(“在……之前”)可知2000年高考第14题B项错(该项将“先其将归”解释为“早就要带他回去”)。
  (6)联系课文联想推断释义。比如:“讽帝大征西方奇技”中“讽”的意思,联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可以推断是“劝告”义。再如,“齐人追亡逐北”,联系课文《过秦论》中的“追亡逐北,伏尸百万……”一句,可推知“北”就是指“败逃者”。
  (7)以文释义。有时文章的上下文存在着同义关系或互解关系,解题时要善于利用。1994年高考试题有“希禄本在养亲”一句,这“亲”系何人?上文有一句“且禄唯以养母一身”,两句对照,“亲”这里就是“母”。
  (8)以理释义。即考虑情理、事理的因素,如1994年高考试题中“以给供养”一句中的“给”,到底是“给以”还是“使……丰足”?这就要从情理上推断。文中何子平作为离职官司吏,一般地给以供养是不会有什么困难的,用不着“竭身运力”。之所以要“竭身运力”,正是不满足于一般的供养而要“使之丰足”。再如2003年高考第11题B项“咸私哂其矫饰焉”的“哂”字,从情理上推测,“有识者”对“矫饰”的行为应该是讥笑批评的,所以该项是正确的。
  (9)以题释义。即利用选择题的解释来印证或更正自己阅读时的理解,因为有时自己直接解释不了或解释错误,而将选项中的解释代入原文理解,可能会恍然大悟,因此做题时,要利用好最后关于文章评述的那道题以及实词解释题和信息筛选题,通过看题,帮助自己读懂全文,这样做,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推求文言实词词义应充分利用已知信息去猜测、比较。但词义推求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掌握以上规则,积累一定量的文言文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可以到达目的。但是要注意不钻牛角尖。与平时的学习不同,考试中如果遇到生词,也无注释,但不影响全文大意和解题,则可放过。
能力训练
例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题。
  南洋樊英,少有学行,名著海内,隐于壶山之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孝廉、方正、有道,皆不行;安帝赐策书征之,不赴。是岁,帝复以策书,备礼征英,英固辞疾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疾不肯起;强舆入殿,犹不能屈。帝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其后帝乃为英设坛,令公车令导,尚书奉引,赐几、杖,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令在所送谷,以岁时致牛酒。英辞不受,有诏譬旨,勿听。英初被诏命,众皆以为必不降志。南郡王逸素与英善,因与其书,多引古譬喻,劝使就聘。英顺逸议而至;及后应对无奇谋深策,谈者以为失望。河南张楷与英俱征,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民也。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诏切责郡县         切:急切
B.月致羊酒          致:送
C.有诏譬旨,勿听       听:听从
D.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    处:隐居
(2)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固辞疾笃          疾笃:病得很重
B.公卿举孝廉、方正、有道    方正:正直
C.劝使就聘           就聘:接受聘礼
D.河南张楷与英俱征       俱征:一起做官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延问得失
B.名著海内
C.谈者以为失望
[答案]

收起

这个我没有。
你可以在百度首页输入“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进行搜索,应该能搜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