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和歌剧的欣赏怎样欣赏戏剧和歌剧?戏剧和歌剧的区别?世界著名的经典的歌剧戏剧.比如《小王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1 18:50:34
戏剧和歌剧的欣赏怎样欣赏戏剧和歌剧?戏剧和歌剧的区别?世界著名的经典的歌剧戏剧.比如《小王子》

戏剧和歌剧的欣赏怎样欣赏戏剧和歌剧?戏剧和歌剧的区别?世界著名的经典的歌剧戏剧.比如《小王子》
戏剧和歌剧的欣赏
怎样欣赏戏剧和歌剧?戏剧和歌剧的区别?世界著名的经典的歌剧戏剧.
比如《小王子》

戏剧和歌剧的欣赏怎样欣赏戏剧和歌剧?戏剧和歌剧的区别?世界著名的经典的歌剧戏剧.比如《小王子》
常常有人说,外国歌剧实在是太难欣赏了:歌唱家们一个劲儿地卖力气地唱,听者却有如堕入五里雾中,不知所云.除了其中有几首常见的咏叹调还能听出“好听”来,其他的简直就忍受不下去.
的确,在不知道台上演员表现什么、为什么而歌唱的情况下,来听一整部歌剧,是会产生苦恼的.这很正常.试想一下,我们请一个从来没接触过中国戏曲的外国人去剧院听一晚上京剧,而又不作任何讲解,他也会大感困惑的.最多,他能感受到京剧的味道挺新鲜,演员扮相挺漂亮,动作挺有趣,再往后看,就坚持不了多一会儿了——这和我们听西欧歌剧时的情景是一样的.
怎么办?面对困惑的、但十分渴望能听懂歌剧、并领略其中奥妙的人们,一些专家告以“二字秘诀”:多听.没错,这是必经之途.如果不多从感性上接触它,就永远也无法走进这个世界.不过,还得加上一条:了解歌剧所表现的内容.或者简单地说,了解歌剧的故事.
歌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和交响乐、室内乐等纯音乐形式不同,是综合了音乐、戏剧和美术等各门类艺术的体裁.没有文学剧本这个基础,就无从产生歌剧的音乐;没有戏剧表演(演员的动作、方位的调度或者舞蹈场面等等),就不可能生动而明确地体现出情节和人物的关系;没有美术(包括舞台设计、服装、道具、灯光),也不可能完整地表现出歌剧剧情所发生的环境.所以,我们为渴望进入歌剧世界的朋友们再提出一个除了“多听”以外的要求:了解每一部歌剧的故事.
打个比方:如果你预先读了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的剧本(改编自法国作曲家小仲马的小说),由此了解到这是一部悲剧,它讲述了一个沦落风尘但仍然对纯洁生活怀有希望的妓女曲折而不幸的经历.然后,你再去听剧中的那首早就很熟悉了的《饮酒歌》,会不仅仅感受到音乐所传达出来的欢乐,还会对这欢乐背后的东西——茶花女薇奥列塔的强颜欢笑、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现象所掩盖的空虚,有更深一层的体会.在听第一幕最后茶花女的大段咏叹调的时候,你会深切地感受到她对幸福、爱情的渴望,和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无奈、痛心.当你听到第二幕中茶花女的情人阿尔弗莱德的父亲来找她,要求她离开他的儿子,唱起那首温和的咏叹调时,你会不仅体会出他作为一个慈爱的父亲所产生那种焦虑的心情,也会对这慈爱中隐藏着的残忍、虚伪而感到愤恨.当你听到被蒙在鼓里的阿尔弗莱德面对茶花女大声辱骂,使这可怜的女人晕倒过去的那段音乐,以及全剧最后奄奄一息的茶花女在弥留之际终于盼到了心上人,他们唱起凄惨的二重唱的时候,你不再会感到音乐冗长、莫名其妙了,而会对每一条旋律、每一个乐句、甚至对管弦乐队的每一个和弦、每一个伴奏音型都十分敏感,对作曲家的所有音乐手段都能领会了,歌唱家的演唱为什么有时候高亢兴奋,有时候缠绵哀伤,有时候歇斯底里,有时候断断续续,也都变得有具有特别的意义了.
除了“了解剧情”这个重要的方法以外,我们还应该在欣赏中注意到歌剧艺术所特有的表现手段.比如,高超的歌唱技巧的展示,咏叹调的戏剧性和抒情性,重唱的立体感、乐队伴奏的情感渲染、气氛烘托等等.如果你听得多了,会对不同作曲家的歌剧写作风格、对同一个作曲家不同作品的特色、不同流派的创作观以及不同歌唱家、指挥家对作品的处理方式有所领会,在比较之中,你对歌剧这门艺术的魅力便会有更深的感受了.
歌剧是综合了听觉和视觉的艺术,所以,假如有机会去歌剧院观赏歌剧,那是最理想不过的.在听到美妙音乐的同时,感受舞台上演员的形体表演,讲究的舞台设计,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服装,甚至是剧场里的气氛,这对于我们理解歌剧内容是会有极大帮助的.现代社会的视听媒介已经很发达、很方便了,我们还可以在家里观看世界一流演员表演的歌剧录象、激光视盘,从而全方位地来理解一部歌剧作品.
听音乐,需要文化.这文化,不是指学校里学的数理化,也不是语文课上对文章的分析,对语法现象的认识.而是对人生意义的领悟,对社会这本大书的观照.在不同人的眼睛里,人生的意义是不同的,对生活认识的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对一部歌剧作品(或者也包括交响曲、室内乐、甚至是一首短小的乐曲,再扩大一点,对一首诗、一部小说……)也各不相同.愿我们有这份文化来感受作曲家在歌剧这门艺术中说要告诉我们的一切,接受音乐中的真善美.
歌剧世界是非常迷人的,一旦走进去了,你肯定会流连忘返.愿这本小书能对你进入这个迷人的世界有所帮助.不过,最终你还是得从音乐这座桥上走过去,要想弄明白音乐作品,听,永远是第一位的.
中国戏曲艺术却与西方概念中的“歌剧”有着非常大的本质区别. 首先,戏曲艺术并不是什么“歌剧”,甚至也不是“歌舞剧”,而是一种内涵非常丰富的综合性戏剧艺术.
正像西医讲究对每一种药品的“分析”——阿司匹林是治什么的、咖啡因又是治什么的……哪个药是专管治头疼的,哪个药又是专管治胃痛的……更多的情况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中医则讲究的是“辨证施治”,综合“调理”,头痛了可能给你的脚上扎一针就好了,如果你的“感冒”是由于身体虚弱而引起的,那么或许给你“补”一“补”而并不是“清热解毒”……
这是东西方哲学思想上的根本不同之处.
在戏剧方面,情况也是这样的.西方把戏剧艺术给“分解”得细而又细,可以说是把“物质”都给分解成了“元素”:
“歌剧”是运用“歌唱”来表现剧情的,那么它就没有“舞蹈”,也不能“说话”,连请了客人进屋之后的寒喧也要用唱来表现:“请——坐下~~~~~”、“请喝一杯茶~~~~~~”
“话剧”是用“话”来表现剧情的,那么它就要没完没了地“说”,像哈姆雷特的大段独白就是一个人在那里自说自话……话剧里几乎是从来不“唱”不“舞”的.
“舞剧”(芭蕾)是用“舞”来表现剧情的,那么它的一切戏剧内容就都要通过人体的律动——“舞蹈”的形式来反映.每一句话,每一个情感交流,每一点情节……通通靠舞蹈表现之.绝对不能“唱”或“说”出来,甚至连一些静止的造型都属于舞剧中的忌讳.
“哑剧”则是纯粹靠“表演”来反映剧情的(但这“表演”绝对不包括“舞蹈”).那里面没有一句话、一个完整的舞蹈、一首歌……甚至不能有音乐的伴奏!
中国戏曲则与之根本不同:戏曲艺术本身首先就是文学(语言艺术、诗歌、音韵……)、音乐(唱腔、伴奏……)、美术(服装、化妆……)与表演艺术的大综合体;而在表演艺术方面,它又是讲究唱、念、做、打的综合,即包括了歌唱、说话、表演动作和舞蹈、杂技等等方面的.
因此,说戏曲是某种“歌剧”,拿戏曲艺术来与西方的“歌剧”作比较,这本身就有很大的不可比性.如果要比,似乎应该是拿戏曲艺术与西方的歌剧+话剧+舞剧+哑剧+清唱剧+雕塑剧……综合地进行比较才合理.
在这方面,我没有看到哪一点道理能够证明戏曲艺术“不如”西方戏剧了——无论是从其表现力,还是从其“影响”和“市场”之大小来进行比较. 其次,如果仅仅就戏曲的“唱”来与西方歌剧的“声乐”来进行一下比较的话,那也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根本不同的两个东西.
西方的声乐体系是按照演唱者的音域和演唱方法来划分成“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包括“戏剧女高音”和“花腔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的.这个区分是由歌剧的作曲家来给予区别的,一个小伙子可能是由一位男低音演员来主唱的,也可能是由一位男高音或男中音演员来主唱的;而一位老人却也同样可能是要么由男低音来唱、男中音来唱或者是男高音来唱……也就是说,一个剧中人的歌唱艺术风格,是由作曲家和演唱者来决定的.演员的演唱风格不是根据角色,而是根据曲子和自己演唱的“声部”来决定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歌剧里,一个女演员绝对不可能去饰演一个应该唱男低音的角色吧?
而在戏曲艺术里,演唱的声乐体系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套——演员的演唱区分不是根据演员音域的高低,而是根据角色“行当”的特点.每一个特定的“行当”,都有着自己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方法.
我们拿京剧来作例子:小生绝不是“男高音”;花脸也绝不是“男低音”.青衣不能作为“女高音”,老旦也不能作为“女低音”.任何一位演员,如果他掌握了这个“行当”的演唱风格与发声要领,那么他就可以演唱这个行当的角色:一个女演员可以按照花脸的演唱要领来唱好张飞,一个男演员也可以按照花旦的演唱要领来表演尤三姐.女演员演唱的男角色,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男性的人物,而不是“女声”表演;男演员演唱的女角色,给我们看到的也同样是真真正正的女人,而不会是“男人装女人”——除非他是在表演“女扮男装”或“男扮女装”的人物. 由此可见,西方的歌剧与中国的戏曲是不同体系的戏剧,不能进行简单的类比. 西方的古典大歌剧已经成为那里的“高雅艺术”,在当代与那些流行音乐相比,确实是一种“阳春白雪”的艺术形式,因而观众(听众)不能与流行歌曲的受众群相提并论.说它有点“不景气”也不能算错.
京剧艺术本来是我国的一种“大众艺术”,是通都大邑、穷乡僻壤、老幼妇孺,有目共睹、有耳皆闻的东西,但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文化大革命”的“断层”),切断了它与广大观众的联系,许多人不再能够欣赏它、理解它,到了现在它似乎也成了某种“高雅艺术”了.于是也出现了与西方歌剧类似的“症状”.只有这一点,它有点“像”西方的歌剧啦.
但,现在西方的歌剧是作为“高雅”的“上层人士”欣赏的东西被供奉着的.京剧呢? 就不一样了
音乐剧的四大剧目《悲惨世界》、《歌剧院的幽灵》、《西贡小姐》、《猫》...巴黎圣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