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特点别太多,太多我写不下~A_A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1 03:13:34
对联的特点别太多,太多我写不下~A_A

对联的特点别太多,太多我写不下~A_A
对联的特点
别太多,太多我写不下~A_A

对联的特点别太多,太多我写不下~A_A
一是字数要相等: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异位重字”和“同位重字”.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
  桃花流水之曲;
  绿荫芳草之间.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二是词性相当:
  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日月风雨等)、 时令(年节朝夕等)、 地理(山风江河等)、官室(楼台门户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等等.
  三是结构相称: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四是节奏相应:
  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
  五是平仄相谐:
  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
  六是内容相关:
  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对联五忌:
  一忌:三平,三仄尾!对联不允许出现三平或者三仄尾!这样必然因为语调的不和谐影响格律!如,天连海岸线!这样的句子!11222!就是三仄
  马到人成功22111!这个就的三平
  二忌:孤平孤仄;无论是上联还是下联都不允许除了第一字和尾字外只有一个平音或者仄音!这个就叫作孤平或者孤仄
  三忌:同声落脚 ;就上联或下联各分句句脚之间的关系而言.由多个分句组成的对联,各分句句脚的安排,严格说,可以马蹄韵为规则.从对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考虑到对联"联无定句,句无定字"的特点,其格律要求亦可以"忌同声落脚"为规则.准确一点说,此规则有两点要求:每边二至三个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全是同声落脚.每边四个以上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连续三句(上下联起句及中间分语段时可以例外)或三句以上同声落脚.
  四:忌同声收尾 ;这是就上联联脚与下联联脚之间的关系而言.准确一点说,此规则也有两点要求:(1)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联仄声收尾,即上联最后一个字(联脚)应当是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收尾.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2)上下联不能同声收尾.这个是初学者的禁忌!
  五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世事纷纷"对"红尘滚滚",其中,"纷纷"对"滚滚",就是叠字相对;五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花开花谢花自得 这样的出现在单句(出句)中是允许的!但是对句中出现却不可以 另外还允许特殊的虚字同位!如,
  竹之节,非傲气,乃傲骨.
  梅之艳,能凌雪,更凌寒!
  这里的之字是不需忌讳的!它就是虚词同位!
  楼主是做作业用的吧?可以把每条的抬头抄一下,后面的解释不写,这样就写的下了,